今天是:2015-12-13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今天是:2015-12-13日 星期五
站内搜索:
详细内容

中国风物 | 书香是种什么香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0-10-09 14:39:49   浏览:

著名的天一阁藏书楼的图书号称“无蛀书”,据说是因书中夹有芸草之故。

  喜爱读书的人都认为书是有香气的,因此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提到书香这个词,比如打开一本新书,会顿觉“阵阵书香扑鼻而来”;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往往被称为“书香门第”。这里“书香”是指什么香?

  有人认为书香是纸香,或是印刷油墨的香气。比如梁实秋曾在《书》一文中写道:“书而曰香,盖亦有说。从前的书,所用纸张不外毛边连史之类,加上松烟油墨,天长日久密不通风自然生出一股气味,似沉檀非沉檀,更不是桂馥兰薰,并不沁人脾胃,亦不特别触鼻,无以名之,名之曰书香。”这种说法有其道理,不过如果查阅史籍,我们会发现,书香虽的的确确是从书中散发出来的,最早却并非指书籍本身的香味,而是与一种叫作“芸”的香草有关。

  古代的读书人都非常爱惜书籍,而书籍保存中的两大难题,一是防潮湿,一是防虫蛀。连蛀书的虫子都有一种专门的名称,叫作蠹虫。“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蠹虫是损坏书籍最大的元凶,蠹册、蠹编、蠹籍皆指被蠹虫蛀毁的书籍。有个成语叫“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从中可以看出,蠹虫威力之大,不仅咬书,还兼咬一切可咬之物。

  蠹虫也有“天敌”,那就是芸草。芸草也叫香草、芸香草,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我国,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子成羽毛分裂,花黄色,全草有香气。芸草特有的香味有杀虫效果,不仅可用来驱蝇,还可以用以辟蠹。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古人早就掌握了芸草的功效,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几片芸草。唐宋时期,随着雕版印刷的流行,无论内府还是私人藏书都多了起来,“芸香辟蠹”开始广泛流行,从诗词中可窥知一二。如唐代的杨巨源《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云:“芸香能护字,铅椠善呈书”,宋代梅尧臣也有诗曰:“请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

  说起芸香辟蠹,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明朝藏书家范钦在家乡宁波月湖之西建造天一阁,藏书最多时达七万余卷。清代诗人袁枚有诗:“久闻天一阁藏书,英石芸草辟蠹鱼。”说的便是天一阁用英石、芸草防潮驱虫的做法。400多年来,阁内藏书能大部分保持完好,离不开芸草之功。

  因芸草与书结缘,由芸组成的其他词语,也往往与书相关。比如,芸帙、芸编,都喻指书卷,读书仕进者谓之芸人。因书房经常储备芸草以驱虫,故称书斋为芸窗,官家藏书的地方则称为芸署,掌管图书的官署秘书省称为芸阁、芸省等。就连负责管理图书、校勘书籍、订正讹误的校书郎,也因此获得一个别致的雅号:芸香吏。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曾担任过芸香吏。他在怀念与老朋友元稹在秘书省做校书郎时的诗中说,“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元稹亦怀念这段生活,写下“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

  由于芸草的清香之气,使得夹有芸草的书籍也带有清香之气,日久不散。打开书后,香气袭人,故此深受读书人钟爱,以“书香”称之。世代相传,书香便被用来指代笃好读书和崇尚文化,比如把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书香世家”等,都是形容家族中的书卷气和文化氤氲。

  今天我们提起书香一词,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指书籍能给我们提供有益的知识和心灵的愉悦,像香气一样地滋养人。于谦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翻开书卷,心香与书香共缱绻,这不是自然界的任何一种味道、任何一种感受可以比拟的。而一本好书,即使脱离了实体,用电子阅读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样能有书香之气。

  最是书香能致远。中华民族自古有着耕读传家的传统,古人说“开卷有益”“学而不倦”,书页开合间,我们能跨越空间之界、穿梭时间之维,能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精神世界也日渐丰满。而书中之香,也因爱书人的存在,愈加氤氲绵长。(田心)

上一篇:紧盯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 坚守节点严防四风反弹     下一篇: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版权所有:中共怀宁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怀宁县监察委员会
地址:怀宁县高河镇政和路128号  邮编:246121
备案号:皖ICP备11010241号-3 徽信网络制作开发

皖公网安备 34082202000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