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出自《诗经·豳风·鸱鸮》。《鸱鸮》是周公写给周成王的一首寓言诗,“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好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情发生。
孔子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左传》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都是提醒人们做事情之前要认真准备,在事情还没有出现乱象的时候就要着手治理。明代朱柏庐在其著名的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中,明确教导后人:“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个道理,在《礼记·中庸》也有相关的表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预则立,与成语“未雨绸缪”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告诫我们:做任何事情,预先有规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稳扎稳打,最终取得成功,反之则会一事无成。
未雨绸缪,源自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清醒认识和敏锐洞察,“先见之明”背后,是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判断。《资治通鉴》载:颜真卿在担任平原太守时,为防止安禄山谋反,就借口雨季来临,修筑城壕、暗中招募勇士并储存米粮充实仓库。安禄山认为颜真卿不过是一介书生,不足为虑。不久,安禄山起兵造反,河东一带郡守放弃抵抗,只有颜真卿率七千甲兵守卫黄河渡口,因早有防范、准备充分,平原郡没有陷落。
凡事多想一步,从最坏处、最难处作准备,这样就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就提醒中国共产党人要“准备吃亏”,一口气列出17条困难:“外国大骂”“国内大骂”“准备被他们占去几大块根据地”“被他们消灭若干万军队”……同时指出,要“准备吃亏”,做好“对付非常的困难,对付非常的不利情况”的“精神准备”。正是“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把工作放在最坏的基础上来设想”,我们才能始终信念坚定、信心满怀,运筹帷幄、占据主动,最终克服了困难、夺得了胜利。从历史看,增强忧患意识,做到未雨绸缪,贯穿我们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背后是我们立足现实、科学研判,认识规律、把握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发生新的重大变化,面对明显增多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作为治国理政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统筹发展和安全,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掌握了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主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新征程上,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时刻保持见叶知秋的敏锐、未雨绸缪的主动,才能把得住大局、看得清方向、站得稳脚跟,确保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推向前进。(杨杨)
皖公网安备 34082202000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