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午后,阳光和煦,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龙文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大队长施晓健和六石社区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聊着家长里短,一边给大家宣讲防骗知识:“子女挣钱养家不容易,我们一定要牢记‘不贪小便宜’,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
这种贴近群众的“平常小事”,在施晓健“八小时以外”的生活中十分常见。从警14年,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用心用情服务帮助群众,从公益寻人到防骗宣传,再到爱心资助,施晓健“不以善小而不为”,做了数不清的实事、好事。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并获得“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全国平安之星”“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福建青年五四奖章”等多个荣誉称号。
2010年,22岁的施晓健从福建警察学院毕业后考入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施晓健回忆说:“那时候,我每天穿梭在漳州的大街小巷,听群众诉说家长里短,帮助他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每当看到群众满意的笑容,我就进一步坚定了为群众多做一些好事的决心。”十多年来,虽然工作岗位经历了几次变动,但施晓健坚持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一直未变。
2021年的一天,久居香港的林鸿升老先生通过网络找到了施晓健,称自己出生在福建漳州,早年移居香港后仍与定居漳州的哥哥保持着联络,但上个世纪90年代初,哥哥家所在的宿舍楼拆迁,自己也换了几次住所,此后两家人便失去了联系。
年代久远,文化程度并不高的林老先生仅仅记得哥哥的小名和哥哥家拆迁前的大致地点,提供的线索非常有限。为了帮助老人找到哥哥,施晓健从他提供的拆迁地址入手展开排查。他找来当时拆迁安置的人员名单,再根据老人提供的小名发音进一步筛选,又通过逐户走访、电话调查等方式比对信息,逐步缩小排查范围。
“有!有啊!我有一个弟弟在香港。”听到电话那头斩钉截铁的回答,施晓健别提多高兴。为保护两位老人的个人信息不过多泄露,在征得双方同意后,他先通过网络视频连线的方式邀请他们“见面”。
“哥,我总算找到你了!”屏幕前的林老先生激动不已。兄弟俩相互确认了身份信息之后,这场等待了32年的团圆终于到来了。
不仅仅帮助林老先生兄弟团圆,施晓健还发挥专业特长助力中国第一支南极越冬科考队老前辈在分别35年后实现了再团圆,让参与1999年“世纪大阅兵”的八一飞行表演队战友们实现了北京再相聚,帮助抗战老兵找到救命恩人,为抗美援朝烈士找到亲人……
近年来,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增多,施晓健牵头研发“全息反诈云平台”,通过“智能预警+见面劝阻”的“双保险”,帮助辖区群众防骗反诈。
“多亏了施警官及时赶到,对我耐心劝说,才没有让骗子得逞,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提起一年多前的惊险经历,辖区群众黄琳女士难掩感激之情。2022年7月23日,漳州市公安局龙文分局监测到黄琳可能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民警随即拨打黄琳的电话号码进行预警。
在骗子的误导下,黄琳竟把打来电话的民警当成了“骗子”,对公安机关的及时预警置之不理。
“我们早一秒行动,这场骗局就能早一点被制止。”通过查询相关信息,施晓健发现黄琳刚刚购买了离开漳州的动车票,他随即抓起车钥匙,飞奔出办公室,在黄琳登车前一刻找到了她。他向黄琳出示了工作证,耐心解释这场骗局的前因后果。恍然大悟的黄琳感激地向他道谢:“我禁不住‘高利返现’的诱惑,向亲友筹借了30万元,差点就被骗了,好在您来得及时。”
这次经历让施晓健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开展防诈骗宣传的重要性。“走最‘土’的路数,用大家都看得懂、记得住的办法提升群众的防骗意识,才能更好地守护群众的‘钱袋子’。”他梳理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自拟“剧本”拍成闽南特色反诈小短剧,通过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观看量超过5万人次,并吸引了辖区内300多名群众加入防诈骗宣传志愿队伍。
“感谢您的资助,我将来也要像您一样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并能帮助他人的人!”春节前,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山区里,二年级的小女孩措措将这句话用铅笔工工整整地写在作业本上,寄向了漳州市公安局龙文分局。随着这封感谢信的到来,施晓健三年来默默资助措措上学的事才被同事们知晓。
在几年前的一次公益活动中,施晓健偶然得知了措措的遭遇:父亲早早去世,母亲带着她和年幼的弟弟艰难度日。施晓健立即认捐了措措上学期间的生活费用,每年的寒暑假期间,在为自己的女儿准备学习用品和新衣服时,施晓健都会再准备一份,寄到措措家里。
同事们说:“他是硬汉,也是暖男,没想到在办案一线敢闯敢干的施晓健是这么有爱心的人。” 施晓健却说:“我是人民警察,就是要为人民服务,看到群众的笑脸,我多流点汗算什么!”(杨特团 蔡镇元)
皖公网安备 34082202000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