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四川省泸州市纪委监委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截留挪用、贪污侵占、优亲厚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深入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回应群众关切期盼,护航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专项监督紧盯各村集体家底,建立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使用台账,清理收集应收未收款、接收捐款、“三资”出租出借、经营收入入账等情况;紧盯主责部门主体责任,印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任务清单,明确15项工作任务,压实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紧盯监督重点,市纪委监委对2020年以来全市农村集体“三资”问题线索分析研判,确定虚列虚增工程量套取项目资金、超低价出租集体资产、公款私存、截留挪用等7个重点风险点位,推动监督以点带面发现更多问题线索。
农村集体“三资”覆盖面广,怎么做到精准发现、精准整治?泸州市结合近年来信访反映、日常监督、案件审理、问题整改出现的共性问题,找准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监督盲区,探索在县(区)级层面实行信访、监督、审理、整改“四个提级”。
针对农村“熟人社会”监管难的问题,泸州市各县(区)还探索“协作区交叉初审”模式,对案件初审发现的问题反馈至提级监督片区进行整改完善,对提级监督的农村集体“三资”领域案件实现“双审双查”。同时,搭建市、县、镇“三级协同”联动监督机制,通过纪委监委牵头,农业农村、财政、民政、发改等部门联动,对全市农村集体“村财镇管”情况进行拉网式检查,督促整改问题,完善机制漏洞。截至目前,全市共收集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线索564条,立案331件,处分处理107人。(四川省纪委监委||责任编辑 李文峰)
皖公网安备 34082202000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