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5-12-13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今天是:2015-12-13日 星期五
站内搜索:
详细内容

情怀丨他心里装的都是百姓的事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5-02-17 08:22:33   浏览:

春回大地,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万古镇红草坪万亩生态观光茶园在一片雾色中透出几分幽幽的绿意。“蒙顶山下品茗香,青山碧水映霞光。亭台轩榭新村貌,自在不羁到古乡。”看着万亩生态观光茶园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曾经牵头打造这一项目的名山区副区长、万古镇原党委书记魏国特别高兴:“今年,乡亲们肯定又能增收不少!”

对万古镇,魏国有说不完的牵挂。他2012年担任建山乡(后与万古乡合并为万古镇)副乡长,后又担任万古镇镇长、党委书记。10多年的时间里,他用脚步丈量田间地头,用实干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为当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工作成绩突出,魏国获得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初到建山乡时,乡党委、政府的同事们对这名从机关里下来的干部并不看好,认为他吃不了下乡的苦。为了尽快摸清乡情民情,魏国换上“桶桶鞋”,戴上草帽子,逐村、逐户走访调研,很快就与群众打成了一片,成为一名说农村话、办农民事的“泥腿子”干部。当时,建山乡共有2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哪一家房屋危旧、哪一户饮水困难、哪个人身患重疾,他都了如指掌,并千方百计帮他们解决困难、增加收入。

飞水村是建山乡的一个偏远贫困村,也是魏国最挂心的一个村。“当时,村里通往各村民小组的道路大多是没有硬化的泥巴路,坑洼不平,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严重影响村民们的日常出行。”魏国回忆说。于是,他一趟又一趟地跑部门、找领导,努力争取资金改善这里的道路交通条件。

卢本泽一家曾是飞水村的贫困户,80岁的老母亲长年卧病在床,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家中只有卢本泽一个劳动力,但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他不能外出打工,仅靠种粮维持生计。2013年“4·20”芦山地震后,卢本泽家几间破旧的房屋摇摇欲坠,让本就困难的日子雪上加霜。

了解这一情况后,魏国立即为卢本泽一家争取补贴资金修建住房,并积极与学校对接按政策减免两个孩子的相关就学费用。考虑到卢本泽有养羊经验,魏国便协调区级相关部门结对帮扶,为其购买良种种羊发展养殖业。通过精准帮扶,卢本泽家现已成为当地小有规模的养殖户,两个孩子相继完成学业并参加工作,不仅摘掉了贫困帽子,而且日子越过越好。

“脱贫攻坚是千载难逢的翻身机遇、发展机遇,不把这件大事办好办实,我们对不起老百姓!”魏国一直把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自己的使命所在、志向所在。他多方争取资金3000余万元,组织实施危房改造、安全饮水、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带领老百姓干得热火朝天。看到泥泞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破旧的房屋变成了安全可靠的砖房,村民们评价:“魏书记说话接地气,办事很实在,跟着他啥事都能办成。”看到魏国为群众做了一件又一件实事好事,同事们评价:“他心里装的都是百姓的事。”

在建山乡工作期间,魏国还兼任了9个月的乡纪委书记,他时常走村入户摸排问题线索,深入一线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严肃查处了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问题,让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干部在哪里都有人管,百姓的权益在哪里都有人护”。

2017年,建山乡2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了提前脱贫。脱贫后如何让老百姓持续增收,让村庄变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村?对于这个问题,魏国说:“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更是关键。”无论在建山乡,还是在万古镇,他带领大家一边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户不返贫,一边立足当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探索助农致富增收的新途径。

万古镇的横山村、安吉村地处山区,耕地资源少,先后发展了多种经济作物,但只有猕猴桃产业得到壮大,巅峰时期发展到了5000多亩。但201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溃疡病让许多种植户遭受了重大损失,失去种植信心,猕猴桃种植面积下滑到不足2000亩。

魏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次次地跑部门、找专家,面对面和种植户交流探讨,反复研究论证,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改良猕猴桃品种。面对大家对新品种的不信任,他鼓励几个种植大户率先试种,试种成功后再全面铺开,很快,猕猴桃种植面积发展到了7000余亩。

“光解决种的问题还不行,还得解决卖的问题。”乘着电商产业发展的东风,魏国带领种植户们成立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成功实现从传统销售到互联网销售的转变,逐渐打开了猕猴桃的网络销售市场,近3年合作社年销售额均超过6000万元。

紧接着,魏国又因地制宜带领大家陆续发展了脆红李、沃柑等水果种植1000多亩,让原本偏僻的荒山变成了风光秀美、致富增收的“花果金山”。他想方设法盘活全镇闲置资产资源,打造了乡村民居文化、农耕文化和高山生态水果采摘等体验区,一年半时间就让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两倍。如今,万古镇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东边2.9万亩生态观光茶园连续三年年均茶叶产值达5亿余元,西边猕猴桃等水果种植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全镇农户年均增收12%以上,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了,日子过得更红火了,已任名山区副区长的魏国又有了新的职责使命。“无论在什么岗位,我都会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满意我幸福,人民幸福我满足。”魏国说。(王晓醇 李娇)

上一篇:在创新中狠抓落实丨靶向施策提升基层办案质效     下一篇:最后一页
版权所有:中共怀宁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怀宁县监察委员会
地址:怀宁县高河镇政和路128号  邮编:246121
备案号:皖ICP备11010241号-3 徽信网络制作开发

皖公网安备 34082202000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