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纪委监委瞄准群众反映强烈的“吃水难”问题,从农村供水工程问题整治入手,聚焦责任落实、问题整改、建章立制,推动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持续提升,让群众都能喝上“放心水”“安全水”。
该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定位,围绕农村供水水源管理、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农村供水责任落实、农村供水群众满意度等内容强化监督,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供水管理单位运行管理责任。推动制定《桂平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整治范围、整治内容、工作要求、时间安排等。联合水利、农业农村、发改、自然资源、卫生健康、产投公司等部门单位组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日常会商协调与沟通反馈,推动形成乡镇政府+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同向发力工作机制,协同解决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构建“党风政风监督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联动监督模式,发挥村级监督员就近监督优势,督促属地政府和职能部门围绕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排查,梳理整合信访、12345等平台收到的群众反映问题线索。经排查梳理,桂平现有农村供水工程372个,部分供水工程存在水源供给不足、季节性缺水、不正常运行、水质不达标等问题30个。对发现问题实施清单式管理,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安排派驻纪检监察组驻点监督、跟踪问效,定期上报整改进度,逐一销号。截至目前,排查发现的30个问题均已完成整改。
聚焦常态长效,围绕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强化日常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护机制,压实乡镇、村级管水员日常运维责任,开展农村供水工程问题排查整改,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点对点跟进监督,推动立行立改。(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赵宇航)
皖公网安备 34082202000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