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熊飞云 段蓝宇
某下属企业“一把手”违规收受供应商的礼品礼金,受到留党察看两年、行政撤职的处分;某下属铜矿矿长和相关负责人,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给企业造成损失和不良影响,分别受到行政记大过和严重警告处分……近年来,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纪委及时对违规违纪问题进行通报,持续释放监督执纪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作为国企政治生态的坚强守护者,江铜集团纪委立足职责定位,建立完善大监督体系,扎实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持续修复净化企业政治生态,为江铜集团实现“三年创新倍增”目标,奋力打造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2023年1月,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纪委被评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
站在新的起点上,曾经的困惑与焦虑,江铜人依然记忆犹新。2018年,曾任江铜集团董事长的李贻煌落马,企业一些干部职工涉案。
江西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监委领导的关心爱护,让江铜人看到了希望和未来,“三年创新倍增”的新要求更是振奋人心。江铜集团纪委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以“零容忍”态度,协助省纪委监委处置多名涉案人员,持续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信号。他们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打出净化、修复、涵养、优化政治生态“组合拳”:坚决整治“靠铜吃铜”“小圈子”等问题;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省属国企内部巡察;率先出台回避制度,禁止与领导人员亲属所办企业或个人发生业务往来;制定63条整改措施,着力解决“一把手”监督难等问题,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在集团纪委的协助推动下,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整治管理上的积弊、作风上的乱象、改革发展上的障碍。”江铜集团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广大干部职工的满意度逐渐提升,基本实现公司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健康、政治文化正气充盈、政治生态向上向好的目标。
江铜集团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展,分公司遍布全国各地,还涉及金融贸易、海外业务。面对海量的监督对象、庞杂的业务,监督责任如何才能有效落实?这是江铜集团纪委亟需破解的课题。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江铜集团纪委推动建立完善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部门职能监督、基层党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五位一体’的大监督格局,推动纪检监察监督同各类监督之间信息沟通、措施配合、成果共享。”江铜集团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多方主体共同发力,监督质效持续提升。
如今,该公司已建立由纪检、组织、巡察、审计、财务、风控等部门开展日常工作沟通的党风廉政会商机制,基层的监督信息能在第一时间反馈到总部,打破了“部门墙”,延伸了“监督链”。
与此同时,江铜集团还从370个党支部中遴选政治素质强、作风过硬的136名干部职工,建立特邀监督员队伍。“通过创新监督方式,企业实现监督由单兵作战向系统集成、有形监督向有效监督转变,大大提升了监督效率和效果。”江铜集团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如此,江铜集团纪委还强化对“关键少数”以及重要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督,构建起科学的责任考核工作机制,督促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谨慎用权、依规依纪依法用权。2019年以来,江铜集团纪委共查处“一把手”及领导班子成员违规违纪违法案件20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7人。
“廖某不如实报告近亲属经商办企业并和江铜集团内部单位发生经济往来的情况,违反了相关纪律规定,经公司纪委研究,决定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其亲属所办企业纳入江铜集团禁止交易企业名单……”这是前不久江铜集团贵溪冶炼厂纪委向某分厂支部书记廖某宣读处分决定的一幕,也是江铜集团专项整治“靠铜吃铜”工作采取的一项具体举措。
5年来,江铜集团纪委累计处置问题线索423件,运用“四种形态”处理400余人次,将152家企业列入禁止交易企业黑名单,有效斩断“围猎”和甘于被“围猎”的黑色利益链,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在公司前不久组织的第三方测评中,企业干部职工总体满意率达97.8%。
“查处腐败、纠治乱象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到培育新风正气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上来。”江铜集团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保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在防、控、管、治上下功夫,推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再创新辉煌。
皖公网安备 34082202000141号